|
【基道大埔堂的發展史】
|
|
92年8月16日 |
「長基」堂會(以下簡稱堂會)通過堂主任92/93年度教會發展路向, 提出以分堂作為末來發展路向,並期待九七年以前再度開拓分堂。 |
92年10月11日 |
堂會成立分堂開拓研究小組,成員包括鄧達強先生、何盛新弟兄、羅婉薇姊妹、譚潔瑜姊妹、黎國鎮弟兄、劉志雄弟兄。 |
93年7月11日 |
分堂開拓研究小組提交報告,提出新界北區是最值得考慮設立分堂的地區,並期望九五年進行分堂。 |
94年11月20日 |
堂會通過95年度事工路向提出,成立分堂聚會點。 |
95年l月15日 |
堂會成立分堂推行小組,成員包括:鄧達強牧師、劉志雄弟兄、何盛新弟兄、譚始光弟兄、朱尚英姊妹、梁慧嫻姊妹。 |
95年3月12日 |
堂會通過95年分堂計劃書,其中提出以新界北為今次分堂的目標。人力方面,預算招募至少40人以福音移民方式前往分堂。其中至少有五個家庭單位。95年3月進行宣傳及教育,95年7月開始佈道活動。 |
95年3月26日 |
舉行分堂異象分享會,並開始進行招募。95年4月9日堂會通過成立佈 道點籌備小組,成員包括:鄧達強牧師、何盛新弟兄、譚偉豪弟兄、 梁淑貞姊妹。籌備小組於7月底佈道點成立後解散。 |
95年4月23日 |
分堂團契第一次聚會。 |
95年5月7日 |
堂會接納籌備小組的計劃:於大埔開拓佈道點,為期半年。由95年7月至95年12月,佈道點計劃預算10萬元。其中包括租用地方、裝修、及推行暑期補習班。 |
95年6月23日 |
租用大埔同發坊15號閣樓作為佈道點,並命為基道大埔中心。 |
95年7月9日 |
梁志鴻先生來本堂作暑期實習,並負責推動暑期補習班活動。 |
95年7月15日 |
基道大埔中心舉行開幕禮,暑期補習班由17/7至15/8。 |
95年8月25日 |
暑期補習班舉行結業禮及家長分享會,是晚有12位家長出席。 |
95年9月10日 |
堂會通過繼續租用基道大埔中心作植堂事工之用,直至96年6月。 |
95年10月7日 |
基道大埔中心成立少年團契(後名命為提摩太團,此團契乃暑期補習班的果子), 導師:梁志鴻先生、吳家偉弟兄。 |
95年11月l2日 |
堂會通過成立基道大埔中心委員會,取代年初成立的分堂推行組。委員會成員有:鄧達強牧師、何盛新弟兄、曾招群弟兄、朱尚英姊妹、鄺健宏弟兄、黎紹基弟兄、丘志輝弟兄,任期由95年12月至96年12月。 |
96年2月11日 |
堂會通過「基道大埔中心植堂計劃—96年事工路向及目標」,其中定出年96月9日為開堂感恩崇拜,8月25日在長基舉行差遣禮。 |
96年3月10日 |
堂會通過聘任梁志鴻先生為「長基」的宣教師,並將差遣他推動植堂事工。堂會通過「基道大埔中心植堂發展進度表」,內容提出了9月1日開始崇拜時,基道大埔中心改名為「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大埔堂」,並期望97年9月能舉行第一屆會友大會,選出98年度堂委。堂會通過基道大埔中心委員會加添兩名成員︰梁志鴻先生、吳家偉弟兄。 |
96年4月13日 |
成立高中學生查經團契(後命名為以斯拉團),導師有梁志鴻先生、麥美華姊妹。 |
96年6月9日 |
堂會初步共識以購買堂址方式來發展分堂事工,並分別定出350萬元計劃及400萬元計劃,並於6月23日舉行家事分享會,收集會友對此路向及兩項計劃的意見。 |
96年7月5日 |
堂會參考家事分享會的意見後,正式以購堂址來發展植堂事工,並積極進行物色新堂址。 |
96年7月7日 |
梁志鴻先生就職成為「長基」的宣教師。 |
96年8月11日 |
堂會通過洽購大埔汀角路麗和閣地舖H單位作為分堂堂址,樓價不超過355萬,並定出此購堂計劃之總開支為410萬。籌款奉獻目標為28萬,免息貸款30萬。 |
96年9月1日 |
基道大埔堂開始崇拜,時間下午三時正,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總幹事吳振智牧師蒞臨證道,出席九十多人。 |
96年9月8日 |
基道大埔堂按原定的安排,在早上八時三十分舉行祈禱會,九時三十分行崇拜,是日崇拜人數有四十一人,領餐人數十八人。 |
96年9月27日 |
新堂址開始後裝修,裝修工程由利剛慧先生(「油基」會友)負責。 |
96年10月22日 |
基道大埔堂由同發坊搬入新堂址,裝修工程於11月2日正式完成。 |
96年12月1日 |
基道大埔堂舉行獻堂典禮崇拜,時間下午三時正,有長沙灣基道堂顧問盧家駇牧師證道,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副總幹李清詞牧師祈禱,中華基督教會大埔堂主任張展南牧師祝福。獻堂典禮跟著而來的主日崇拜(12月8日)有第一屆成人水禮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