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園地‎ > ‎門徒‧行者‎ > ‎

每天多一些 - 吳家偉

張貼者:2015年4月17日 上午8:48Administrator   [ 已更新 2015年5月24日 晚上10:55 ]
     還原基本步,重歸生命的本質與本分,與主建立深厚和親密的同在關係,Peter問大家打算為此付出甚麼?答案固然是人人不同,而所相同的,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。從神給亞當及夏娃分辨善惡樹的生死指示,到舊約時代律法對以色列人的嚴厲要求(曾有人因在安息日檢柴而"拉柴" - 被石頭打死),至耶穌論及永生的愛神愛人的最大誡命,擺在人面前的都是有關選擇的問題 -- 是選擇作屬神的人、從世俗中分別出來。耶穌在最後晚餐,給門徒一條新的命令,叫他們彼此相愛,以至眾人因此就認出他們是主的門徒,門徒是否如此行,也是一個選擇的問題。

     你和我或許都試過,對著餐牌或商店陳列品時,出現一種俗稱的"選擇困難症",原因是有太多選擇以至不知該捨棄那個,甚至會覺得作任何一個選擇,所捨棄的其他那些選擇的總和比得著的要多。基督徒也會有選擇困難症,或是因著不願捨棄手中已握著的,又或是仍想暫時把主權保留在自己手中,遲疑不願放手。
上一篇分享提到傳道書中指「敬畏神,是人所當盡的本分」(傳十二13),在十二章之始,傳道者說「當趁你年幼...記念造你的上主」,提醒人不要等待至日子衰殘,這也是一個選擇。不要以為自己年紀大,這個提醒不適用,保羅形容三、四十歲的提摩太為年輕。
其實對基督徒來說,選擇的大原則很清楚,只在於是否有決心。雖然我們作過不少的立志,卻仍然在好些實際的處境中,遇上挑戰而失手。每個人都有自己作選擇的考慮因素,以至會有不同的選擇,即使有相同的選擇,亦會因著不同的處境而有不同的表現與結果,所以不能單從表面的結果來判別人真正的內心選擇,而影響選擇的一個核心會是人的心態。

    我相信一個常存盼望的心態,能幫助我們面對走主的路所遇見的挑戰,這個盼望,不是一個簡單地覺得明天會更好的盼望,而是因著信,盼望我們走完天路,與屬主的人最終與主同在,是一個主不會放棄我們的盼望,以至無論在何等困境或不如意中,或是自己或是身邊的弟兄姊妹跌倒,我們都選擇不放棄自己及同路人,手牽著手沿著天路前行。

    有一條方程式是這樣的,1.01 乘自己 365 次就變成 37.8, 而 0.99 乘自己365 次就變成 0.03,意思是每天做一些微少的進步 (1+0.01),一年下來就見增長的成果,相反,若每天退步一點 (1-0.01),長年累月的後果可想而知。我們作門徒學像耶穌也可以是每天多一些,即使今天退了一點,明天又是新的開始,日子有功。

    保羅勸勉提摩太:「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、並要在此專心、使眾人看出你的長進來。」(提前4:15)

反省:門徒啊?為著你與主的關係,你有甚麼選擇?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