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date: Jan 04, 2016 2:27:43 PM
上週崇拜,牧師提到一首不少弟兄姊妹都熟悉的詩歌 -- "Christmas is a time to love (聖誕是一個實踐愛的時機) ",相信這沒有基督徒反對,即使是未信主的朋友,也會在這節日傳情達愛。究竟愛是甚麼?沒人能說準,人世間也沒權威可作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。那麼,在記念耶穌降生的日子實踐愛有著甚麼意思?
最近遇上交通意外,路上的車及候車的人都被逼呆等了半小時,上了巴士後我坐於最後排,沿途久候的乘客陸續上車,聽見有讓座的事情,望見是一位外籍媽媽抱起約三、四歲的女兒騰空座位,有一點特別的是,那女孩一頭黑髮且是華人面孔,其實我認識那媽媽的丈夫,在他們親生女兒還小時,常在車站遇上,隨後十多年,見他們帶著一個又一個與他們面孔不同的小孩上學,就知道他們不斷地收留有需要的小孩,相信讓座的已是第四個了。這是實實在在地實踐著建立生命的愛,淡淡然卻感動人心。
從這去認識實踐愛,固然明白愛是要付諸行動,不是即興或偶然,而是持之以恆,更可貴的是著意與承傳,媽媽抱女孩到膝上,她有點茫然,媽媽告訴她別人的疲乏,讓出的座位便成為幫助,行愛並教導愛,好讓女兒也像她一樣。我不知他們的信仰,或許不一定是基督徒,人憑著良心與憐憫,也可無私付出。那麼,年復年的聖誕報佳音,宣講基督降生的愛,與世人所作的有可分別?
以弗所書二章十四節:「因他使我們和睦,將兩下合而為一,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」及十六節:「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,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,與神和好了」,指的是耶穌基督成就了復和,是人與人及神與人之間的復和,基督降生且捨命十架,先使神與人的關係恢復,是因我們的罪債被付清了,於是由罪而衍生的人際隔閡與敵對也得以消除,然後人與人的關係得以修復,聖誕所傳達的是復和的愛。
所以,實踐基督的愛,固然要付諸行動、持之以恆並且不斷承傳,甚或可以有更多美好的元素,然而作主門徒,不可忘記這愛是帶有復和的盼望。
反省持守這復和盼望的要素,一方面是不單在傳福音的活動時作復和的工作,更應在我們的生命中培育復和的基因,在生活行徑上都以復和為念,不要在離開福音工作的場境後,即與世人的思想言行無異,就如雅各書所說的「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…在何處有嫉妒、紛爭,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。」,因這樣就不能全竟復和之功。
另一方面,仍是還原基本步,基督捨己為我們敞開了與神重建關係之路,我們是否把握著與這個復和之源,建立經常更新並進深的關係,得著能力引領身邊的人,走上與神復和的路。